西安理工大学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
编者按
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的认定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程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本文汇总了西安理工大学2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内容,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机械制造技术》
李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教指委实验实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师德楷模,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机械专业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陕西省“三五”人才,国家级首批一流课程负责人。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以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机床概论、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为基础,融合现代制造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等内容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名师领衔、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近五年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教材3部,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发表教改论文19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指导学生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郑建明、李鹏阳、杨振朝等老师先后获得本科教学优秀奖,杨振朝老师获得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度“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获得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校级“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三等奖。课程团队成员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为卢森堡保尔沃特、洛阳铜宝、烟台鲁宝、秦川机床等企业开发深孔钻床10台,为山西榆次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高铁轨道板检测设备,央视专门进行了报道,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学生已有基础和工程认知规律,采用贯通和递进的思想,对“知识-理论-方法-应用”等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穿插融合,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制造工程问题所必须的工艺知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保等因素,能够正确设计和规划复杂机械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工艺,具备对制造过程及其质量问题做出合理分析、判断和处理的高阶能力和素质。
本课程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被评为校精品在线课,2019年被评为校“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用贯通式和递进式教学思想,把机械制造过程的“知识-原理-方法-应用”相互贯通,把“理论-实验-实训”相互穿插,把“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非技术能力培养”融通渗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领域专业技能,促进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非技术能力同步提高,从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提出“思政理论引领,思维能力启迪,制造工程应用”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融合方法,挖掘思政素材,建立思政元素和专业问题的关联关系。目前已形成了25个思政主题,涉及课程中85个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基本涵盖了课堂教学中的全部重点和难点内容;并整理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机械制造发展成就15个,典型人物代表20位,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案例集》,供授课时应用。建立了多维多元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了包括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合作担当、思政素养等4大类16小类的课程思政和非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以制造技术的发展成就和典型人物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有意识地结合国家制造领域重大重点工程,就材料及成型技术发展、难加工材料和难加工结构的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等典型案例和成就进行有效融合。通过讲述课外资料收集整理等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正视历史、尊重科学和技术,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国家建设中,从而诱发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2、以制造技术的多样性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挖掘课程中隐含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甚至直觉和灵感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要通过这样的不断训练,使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甚至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能利用联想、类比、相似的方式去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达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以制造技术的应用效益树立学生正确的科技道德观。通过制造过程中“优质、高效、低耗”问题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系统的阐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道德观念,那就是: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他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正视自己所做工作可能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起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环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4、引导学生从制造技术中发现“真”和“美”。机械制造过程蕴含着“真”和“美”的统一。“真”表现在尺寸、形状、位置和机械物理性能的真实存在,不是虚拟的,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任何的有意无意造成的不真实,都会反映在产品性能和功能的不满足。“美”主要表现在和谐美、简洁美、精确美、真实美。一台设备运动平稳,声音柔和、造型优雅是美,横平竖直,曲线优美、简洁大方是美,结构精细、配合精密、形貌宜人是美,基础稳固、安全可靠、易于操作更是美。通过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真”和“美”,践行“真”和“美”,从而追求“真”和“美”。
5、以制造技术的差距激发学生为国争光、发奋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国内外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现状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存在差距,只有看到问题,潜心学习,不断实践,掌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大有作为,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扩散与固态相变》
课程负责人:赵康教授
赵康,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金属热处理工艺学》负责人。近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
团队成员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课程陕西省教学团队的骨干。团队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陕西省教学名师赵康工作室定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研讨,近年来先后主持陕西省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7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与科研奖励14项。
《扩散与固态相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打破概念顺序授课的传统,将课堂专题化,基于国家重大需求、材料科学技术新进展和企业工程案例,从大国重器的关键部件及产品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研究生判断问题的全局性、辩证性,善于发掘工程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锻炼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同时,以材料学科6项国家科技奖为代表的材料人奋斗史、以大国工匠孙红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磊等校友为榜样的材料人成长史作为特色资源,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对材料行业的发展信息,坚定在传承中担使命的信念。
1、“传承中担使命、淬炼中长本领”的价值引领育人模式。
深度融合材料学科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承担使命意识;以工程案例为牵引,采用研究讨论式学习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锻炼研究生发掘工程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育人与组织育人的融合贯通教学模式。
依托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全体教师中入脑入心;以依托课题组建立的研究生党支部为平台,同步实施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课程育人与组织育人同频共振;在研究生思想中根植“扎根西部、驻守基层、服务需求”的家国情怀,将课程思政延伸至人才培养全过程。
来源丨西安理工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 ||
时间 | 地点 | 课程名称 |
10月20日 | 线上 | 一流专业建设与申报经验分享--工科专业为例 |
10月22-25日 | 长沙 | |
10月29-31日 | 成都 |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推 荐 阅 读
干货福利丨课程思政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华东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系列讲座(全9期) 上海理工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精选(文末附下载) 四川大学丨课程思政榜样案例展示集锦 厦门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及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合集
中国政法大学丨6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案例
中国矿业大学丨67门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安徽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汇总 西安交通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及专业建设经验 西北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案例汇总
浙江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展汇总 齐鲁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集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集
中南大学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 湖南大学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西北大学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